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上午在釣魚臺芳華苑同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賴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里亞、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卡尼舉行第二次“1+6”圓桌對話會,在會議第二階段圍繞“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主題深入交流。
李克強介紹了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他表示,面對近年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不斷鞏固,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杠桿率穩中有降。發展新動能加快積聚。服務業創造的增加值、稅收和就業崗位居各產業之首,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近四年每年城鎮新增就業都超過1300萬人。中國經濟增長正在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依靠三次產業協調帶動,依靠科技進步加快轉變。
李克強指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依然任重道遠,面臨的困難挑戰不容忽視。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宏觀政策基本取向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完善宏觀調控,穩定市場預期。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減稅、減負。實施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更開放、更規范、更便利的營商環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廣泛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好中國人力人才豐富這一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堅持發揮市場作用,主動化解淘汰過剩落后產能,特別是有力推進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對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進行包容審慎監管,多措并舉培育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在經濟發展基礎上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中國對一切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都持開放態度,將持續打造開放透明、一視同仁的市場環境,歡迎各方關注和支持中國發展,提出寶貴建議。
與會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勢頭強勁,前景更加可期。這得益于有效的宏觀政策和結構性改革舉措,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開展、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的結果。中國秉持開放共贏的發展理念,作為創新型經濟體在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等數字技術應用領域處于世界前沿,這些都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發展經驗。相信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推進,將為中國自身和世界經濟創造更多機遇。國際經濟金融機構愿進一步加強對華合作,支持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取得更大成果,共建更加開放、更有活力、更加包容的世界經濟。
多位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1+6”對話會舉行正當其時,對于外界消除對中國經濟的誤判有重要意義。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表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表現出相當的韌勁,6.9%的GDP增速超出市場預期,IMF也大幅提高了對近期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
“今年以來,中國和世界經濟都顯現出向好的跡象。世界經濟方面,多個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已恢復到過去20到30年的平均水平之上,整個歐元區的復蘇也在加快。而中國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回暖,目前看來通脹壓力也不大,就業情況也不錯!敝袊鹑谄谪浗灰姿芯吭焊痹洪L兼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說。
對于此次對話會傳遞出的信號,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主管周景彤表示,一是盡管國際經濟形勢在好轉,但依然需要各經濟體順應國際化大趨勢,加強合作和政策協調,促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實現互利共贏;二是中國經濟經過幾年改革和轉型,經濟穩中向好,未來將繼續對全球經濟增長做出重要貢獻;三是各經濟體應加強政策協調,健全治理機制,共同為培育全球增長新動力創造條件。而理解中國、與中國加強交流與合作,是各國際金融組織未來發展的需要,也是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的需要。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