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隋秀勇
進入中國市場20余年的SAP,從去年開始在中國市場布局的勢頭有點猛。

◆2016年,SAP與
阿里云達成戰略合作,并于年末和
貴陽市政府宣布共建全國首家大數據應用創新中心;
◆今年年初,SAP宣布,中國本地數據中心已正式啟用,向中國客戶提供四款基于云(采購云SAP Ariba、CRM云SAP Hybris Cloud for Customer、差旅費用云SAP Concur、中小企業ERP云SAP Business ByDesign)的解決方案;
◆今年上半年,SAP又與
上海家化、創維RGB等十余家公司建立合作關系;
◆今年9月6日~7日舉辦的SAP中國峰會上,SAP又拿下兩個重量級的合作伙伴——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這兩年,SAP為何突然擴容自己的“朋友圈”,加碼中國市場?內外交困——轉型陣痛期的SAP
上述一系列動作,足以看出SAP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后者的表現也沒有讓前者失望。
8月上旬,SAP公布大中華區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軟件及軟件相關服務(SSRS)收入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勢頭,云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連續第九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
全球市場表現不佳。在中國市場順風順水的SAP,全球市場整體業績卻不甚理想。
7月21日SAP發布的Q2財報顯示,SAP當季營收為57.8億歐元(約66.5億美元),增長10.4%。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下的營業利潤下降了27%至9.26億歐元,非IFRS下的運營利潤上漲了約4%至15.7億歐元。
SAP營業收入增長而利潤下滑的現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現。
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止到3月31日,SAP 2017年首季總收入為52.9億歐元(約合57.6億美元),比去年第一季度的47.3億歐元(約合51.5億美元)增長了12%。
然而,第一季度的運營利潤為6.73億歐元(7.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7%,稅后利潤為5.3億歐元(5.78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7億歐元(6.21億美元)減少7%。
競爭對手前后夾擊。雖說SAP的整體業績不怎么好看,但是其云業務的答卷還算優異。
2017第二季度,SAP的云訂閱和支持收入同比上漲了29%,達到9.3億歐元,而新增的云計算合同上漲了33%。
但是,SAP的老對手甲骨文,在剛剛過去的2017財年,其云業務錄得了48億美元的收入。
在全球市場,SAP不僅要直面IBM、甲骨文等老對手的競爭,還需要提防新的競爭對手。
有數據顯示,美國的Salesforce公司風頭正勁——2017年財年總營收達到了83.9億美元。扭轉局面——中國成重要籌碼
這或許是處在轉型期的SAP必須要經歷的短暫痛楚。
對于目前不佳的業績表現,SAP方面曾表示,對PaaS的投資拖累了SAP在2017年的利潤,這種拖累可能最多持續到2018年,之后利潤會有所改善。
全球利潤的下滑,讓SAP亟須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緩解轉型期的陣痛。中國市場無疑是最好的 接 棒 者 之一——SAP大中華地區連續27個月增速上雙。
SAPAriba的中國契機。中國云計算市場高速增長,正合加速向云端轉型的SAP的胃口。
有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云服務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達到516.6億。預計2017年中國云計算市場份額將達到690億以上。
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認為,SAP中國業績飛速增長背后的原因在于,SAP始終與“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以及“互聯網+”等國家戰略保持契合。
而在SAP Ariba總裁安睿山(Alex Atzberger)看來,目前中國市場上出現了三大趨勢,使得他們看到中國市場上呈現出完美機會。
第一,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強國。中國涌現出一批在創新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企業,比如阿里巴巴、滴滴、華為、騰訊等,這都意味中國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是世界領先的。
第二,在中國,無論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想通過轉型來節約成本、提升利潤和收入的表現,優化企業的運營方式。這給Ariba的業務帶來很大的機會,尤其在供應鏈管理和采購的環節上。
第三,SAP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投資。SAP不僅中國本地建立了數據中心,Ariba還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本地的數據中心。而且,在政策上遵守監管規則和法律法規,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中國市場。
Ariba讓供應鏈管理更簡單。從全球范圍來看,Ariba已經構建的商業網絡,釋放著令人咋舌的巨大能量。
在Ariba的B2B業務網絡上,每年來自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的250萬家企業,完成的商業交易的總值高達1.3萬億美元。
在中國市場,目前Ariba的業績增長更為迅猛。
安睿山告訴記者,“在中國Ariba的團隊從去年10人增長到今年的50人,我們還在迅速擴張,而且每年在中國的業務都是翻番,未來還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這得益于:
一是洞悉企業訴求。安睿山表示,Ariba通過龐大的網絡,獲得了大量的數據。通過數據和信息的采集和分析,Ariba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在眾多的供應商中找到最適合的,進而使得整個采購的流程做到卓越。
二是滿足差異化需求。Ariba的應用和解決方案具有廣度和深度,這使Ariba能夠滿足各行各業的企業在采購上的不同需求。
從廣度上講,Ariba的采購解決方案覆蓋全流程,從識別一個新的供貨來源到確定跟哪家供應商合作,到下一個采購的訂單和完成所有發票的管理。
從深度上講,Ariba可以管理和實現一家企業任何一種類型的支出,不管是采購間接服務,直接采購貨物還是服務,或者是使用一些臨時的勞動力管理差旅費等任何一類支出,Ariba都可以管理,解決方案可以應用于任何一個行業。
三是借力SAP!胺浅V匾囊稽c,Ariba不是孤立的,我們是SAP Ariba,我們可以借助SAP的技術像S/4 HANA的技術!卑差I綇娬{指出,Ariba的產品能夠發展的速度甚至要比SAP更快,就是因為借助于SAP的整個生態系統,可以借助SAP的各項創新的技術,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洞察,如果沒有SAP的技術,這一切是無法實現的。
四是應用更加簡單。安睿山認為,Ariba的另一個優勢或者說核心競爭力在于打造了一個開放的市場平臺,將Ariba的解決方案放在企業內部,幫助其完成采購的環節。這使得客戶的采購更為簡單。安睿山稱之為“網中網”的戰略。
具體來說,從下訂單到跟其他網絡上的供應商連接在一起,且是一種合法合規的方式來完成采購的工作流程。在Ariba網絡平臺上,就可以跟像阿里巴巴網絡上的供應商或者其他任何網絡上的供應商進行對接,來完成采購。
Ariba在去年還推出了面向企業客戶的移動端手機APP,只需要點三下就可以很輕松簡單完成購買。安睿山還透露,“今后我們還想把Ariba的系統和微信對接!蔽从昃I繆——Ariba面臨的挑戰
進入中國市場不久的Ariba,但憑借其強大的資金實力、成熟的客戶服務經驗以及良好的品牌效應等優勢,“俘獲”了一批重量級客戶,比如說聯想。
但是作為一個外來的和尚,Ariba同樣不可避免地遇到本土化的問題。
Ariba顯然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安睿山表示,Ariba在中國的運營戰略可以歸納為三點:
一是Ariba打造中國本地的數據中心,這樣才能夠把本地化的解決方案提供給中國客戶。
二是Ariba是扎根于SAP的,是SAP的一部分,可以充分利用SAP的技術。
三是Ariba要建立起本地的生態系統,找到本地的合作伙伴。
與本土化相比,SAP Ariba大中華區總經理Gareth Bowen認為,“一帶一路”戰略是Ariba面臨的最大挑戰。
Gareth Bowen指出,“一帶一路”戰略給Ariba帶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如何很快地去實現“一帶一路”戰略之下,貿易的暢通和全球業務的擴張。
目前Ariba可以借助中國政府在推動“一帶一路”國際貿易、貿易暢通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尤其是在打造數字化、互聯網,基于互聯網數字經濟這面的投資,并利用SAP的云技術,建立起來的企業交易的平臺和供應商網絡,使得中國的企業能夠走出去,跟SAP Ariba在國際網絡上的這些國際買家直接去做采購去做交易,而且能夠幫助這些企業把他們的產品能夠融入到國際貿易體系當中,同時提升他們交易流程的效率,使得整個企業運營更加智能化。
而挑戰在于這一切如何快速部署,要在很短的時間當中形成規模。